之前於新竹南園見到貔貅瑞獸石雕(按連結 → 掉在衣服上的餅乾碎屑-台灣-南園), 關於龍生九子的傳說, 再補充如下: (有些照片還沒拍到, 陸續補充之) 龍,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,具有蝦眼、鹿角、牛嘴、狗鼻、鯰鬚、獅鬃、蛇尾、魚鱗、鷹爪、九種動物合而為一之形象。
(龍 - 攝於台灣桃園八德三元宮)
傳說龍分九種, 頭上長角的叫「虯龍」。有鱗片的叫「蛟龍」。沒有角的叫「螭龍」。有翅膀的叫「應龍」。無法飛天的叫「蟠龍」。好鳴叫的叫「鳴龍」。喜愛火的叫「火龍」。在水裡的叫「蜻龍」。好戰鬥的叫「蜥龍」。而虯龍是群龍之首,能發號施令,率領群龍佈雲施雨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有兩角為龍,獨角為蛟,無角為螭,無腳為蠋。
龍也是中國皇帝象徵,唯有皇帝能使用五爪的龍當作記號或黃袍上的刺繡,其他大臣及皇族只能用四爪的龍又稱蟒,例如蟒袍。除非皇帝御賜碑匾, 上有九條五爪之龍, 象徵九五至尊, 即天子, 否則廟宇的龍柱雕像畫像,皆是四爪龍。
易經˙乾卦˙九五「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」。句下孔穎達˙正義:「言九五,陽氣盛至於天,故云飛龍在天。此自然之象,猶若聖人有龍德,飛騰而居天位。」因以比喻君位。舊唐書˙卷一九四˙突厥傳上:「應是聞我國家初有內難,朕又新登九五,將謂不敢拒之。」三國演義˙第六回:「今天授主公,必有登九五之分。」
唐˙張祜˙集靈臺詩二首之二:「卻嫌脂粉汙顏色,淡掃蛾眉朝至尊。」
三國演義˙第五回:「賊臣董卓,乘釁縱害,禍加至尊,虐流百姓。」
至尊亦指天子。
所謂「龍生九子」,並非龍恰好生九子。中國傳統文化中,以九來表示極多,有至高無上地位,九是個虛數,也是貴數,龍生了九個兒子,九個兒子都不成龍,所以用來描述龍子,指皇帝有很多皇子,但皇子卻未必有機會登基成皇帝(龍)。也比喻人的性情各異,各有所好,不盡相同。或有用來貶抑人的味道, 指不成材, 這是文字表面上的另一個衍義。實際上, 這九子雖不成龍, 但也都是瑞獸。
龍有九子傳說由來已久,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自古一直沒有固定的說法,傳說元朝末年龍之九子跟隨劉伯溫幫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, 後來朱棣用計留下贔屭的故事, 因此到明朝以後就出現了幾種說法。龍生九子的內容可見於明朝陸容的《菽園雜記》、李東陽的《懷麓堂集》、楊慎的《升庵集》、徐應秋的《玉芝堂談芸》、李詡的《戒庵老人漫筆》、沈德符的《萬歷野獲編》以及清朝翟灝的《通俗編》。
明朝楊慎, 號升庵撰的《升庵集》:「俗傳龍生九子,不成龍,各有所好。弘治中御書小帖,以問內閣,李文正據羅玘鎦績之言,具疏以對,今影響記之。
一曰贔屭 (音 必細),好負重,今碑下趺是也;
二曰螭吻 (音 吃吻),好望,今屋上獸頭是也;
三曰蒲牢 (音 菩牢),好吼,今鐘上紐是也;
四曰狴犴 (音 必案),有威力,故立於獄門;
五曰饕餮 (音 濤 ㄊㄧㄝˋ),好飲食,故立於鼎蓋;
六曰 虫八 虫夏 (音 八夏),好水,故立於橋柱;
七曰睚眥 (音 崖字),好殺,故立於刀環;
八曰狻猊 (音 酸尼),好煙火,故立於香爐;
九曰椒圖,好閉,故立於門鋪。」
將各神獸外貌性情象徵整理如下:
1.贔屭。(音 必細) 或名霸下、填下、龜趺。
螭頭龜身,有齒,性好文且喜負重,力大可負三山五嶽。其背多負以重物,多為石碑、石柱下趺或者是宮門城牆腳下的裝飾,是為祥獸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「巨靈贔屭,高掌遠蹠。」
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岳,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。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,它服從大禹的指揮,推山挖溝,疏遍河道,為治水作出了貢獻。洪水治服了,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,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,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,叫霸下馱著,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。霸下有一排牙齒,而龜卻沒有,霸下和龜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。
清乾隆年間, 台灣林爽文起義, 敗於福康安, 乾隆帝寫下五篇「赫赫戰功」詩文來紀念, 於金門以花崗岩刻成十座碑石與碑座(贔屭), 以船隻運往台灣, 但到達台江內海時, 風吹船斜, 一隻贔屭掉入海中, 後於1911年被漁民撈起, 現供於台南保安宮. 十碑少一座, 緊急以台灣石材補製一座贔屭. 補製的贔屭與碑「御碑贔」一組, 被放置在嘉義(原名諸羅), 九組原列福康安生祠前, 光復後, 移至台南赤崁樓前。
(贔屭 - 攝於越南河內文廟)
(贔屭 - 攝於越南胡志明歷史博物館"陽和六年庚辰科進士題名碑")
2.螭吻。(音 吃吻) 或作蚩吻、鴟(音ㄔ)吻、鴟尾。另名嘲風、蠻吻、蟒吻、好望、鰲龍。
龍而黃,無角者為螭。龍頭魚身,性好險或好張望,口闊嗓粗而好吞,遂成殿脊兩端卷尾龍頭的吞脊獸,取其觀察瞭望滅火消災的意義。
宋《太平御覽》有如下記述︰「唐會要目,漢相梁殿災后,越巫言,海中有魚虯,尾似鴟,激浪即降雨,遂作其像於尾,以厭火祥。」 漢武帝建柏梁殿時,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,虯尾似鴟鳥,能噴浪降雨,可以用來厭辟火災,於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、殿脊、屋頂之上。
(螭吻 - 攝於江蘇蘇州盤門)
3.蒲牢。(音 菩牢) 。
形體似龍而較小,性好鳴。但畏懼鯨魚。受擊就大聲吼叫,鑄於鐘上提梁的獸鈕,即是懸掛大鐘的提挈(弔環),以助鐘鳴聲遠揚。班固〈東都賦〉發鯨魚鏗華鐘注:「海中有大魚曰鯨,海邊有獸曰蒲牢,蒲牢素畏鯨,鯨魚擊蒲牢,輒大鳴。凡鐘欲令聞大者,故作蒲牢於上,所以撞之者為鯨魚。」所以刻鐘槌為鯨魚形, 以其撞鐘, 求其聲大洪亮。
(蒲牢 - 攝於江蘇蘇州寒山寺)
4.狴犴。(音 必案) 另名憲章。
形體似虎,性威武有力而好獄訟之事。常被立於官廳衙門的門扉或者是牢獄的大門,《潛確類書》:「狴犴好訟,形獄門上。」有勸民止訟、看守牢獄, 增加牢獄威嚴的涵義。衙門或廟宇,長官銜牌或肅靜迴避牌上,即刑具上,便有它的形象,它虎視眈眈,環視察看,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。
(狴犴 - 攝於越南河內還劍湖玉山寺)
5.饕餮。(音 濤 ㄊㄧㄝˋ)
形體似獠牙虎狼,性好食而不厭足,所以常立於隆重的烹煮器具之上,古鐘鼎彝器上多雕刻其獸面紋作為裝飾,是為饕餮紋。一說是斷頭的蚩尤。現在則用來形容極度好食的人。
《呂氏春秋·先識》:「周鼎著饕餮,有首無身,食人未咽,害及其身,以言報更也。」《神異經》:「西南方有人焉,身多毛,頭上帶豕,貪如狼惡,好自積財,而不食人穀,彊者奪老弱者,畏群而擊單,名曰饕餮。」《左傳·文公十八年》:「縉雲氏有不才之子,貪於飲食,冒於貨賄。侵欲崇侈,不可盈厭;聚斂積實,不知紀極。不分孤寡,不恤窮匱。天下之民以比三凶,謂之饕餮。」注:「貪財為饕,貪食為餮。」
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的三凶是指「昔帝鴻氏有不才子,掩義隱賊,好行凶慝,天下謂之渾沌。少皞氏有不才子,毀信惡忠,崇飾惡言,天下謂之窮奇。顓頊氏有不才子,不可教訓,不知話言,天下謂之檮杌。」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也說「縉雲氏有不才子,貪於飲食,冒於貨賄,天下謂之饕餮。天下惡之比之三凶。」
因此, 共有四兇, 是指傳說中由中國上古時代的舜帝流放到四方的四個凶神。
左傳中的四兇是:形象如同巨大的狗的「混沌」、生有翅膀的大虎「窮奇」、人頭虎腿長有野豬獠牙的「檮杌」(音桃物) 、人頭羊身並且腋下長眼睛的「饕餮」。
而詩經中記述的四凶是共工、歡兜、鯀(大禹的父親)和三苗。
6.虫八 虫夏。 (音 八夏) 亦有稱或寫成蚣蝮 (音工父) ,一作帆蚣。
形體像龍,性好水善飲。被雕於泉水口, 橋頭柱, 擋土牆或建築物屋頂的排水口處,賦予湧泉不斷、鎮水、護橋、護牆的意象。水龍頭也是因此而得名的。
(虫八 虫夏 - 攝於蘇州江村橋)
7.睚眥。(音 崖字) 或作睚玼。
龍身豺首,性剛烈,嗜殺好鬥。張目怒視曰睚眥。刻鏤於兵器刀環、劍柄吞口。象徵兵刃無眼,必見血凶。有勸人戒逞凶鬥狠的意義。廟宇的拜殿儀仗中,刀劍斧戢等等,也可以看見睚眥。
司馬遷〈史記范雎列傳〉:「一飯之德必償,睚眥之怨必報。」為成語「睚眥必報」的由來。陳琳〈為袁紹檄豫州文〉:「操因緣眥睚,被以非罪。」
8.狻猊。(音 酸尼) 另名金猊、靈猊。
形如獅,喜煙好坐,常立於香爐鼎蓋或側耳,或做為香爐爐腳的裝飾. 有注意火燭和照顧丹爐的意思。另外因為愛聽不同的聲音,喜靜不喜動,故用以裝飾寺廟的佛座,有穩重的意義。
《穆天子傳》:「狻猊野馬,走五百里。」《爾雅釋獸》:「狻猊,如虦貓,食虎豹。」〈郭注〉:「即獅子也,出西域。」
(狻猊 - 攝於台灣桃園八德三元宮)
(狻猊 - 攝於江蘇蘇州玄妙觀三清殿)
9.椒圖。或作椒塗。
形狀似螺蚌,因螺蚌遇到外物侵犯,總是將殼口緊合,性好閉,不喜交際。寺廟或者是古代衙門,門前兩側有螺旋圖紋的石鼓或者是叩門口啣鐵環的獸鈕即是。具有看守門戶以及宣示此處是清淨肅穆之地的含義。陸容〈菽園雜記〉:「椒圖似螺螄,性好閉,故立於門上。」
(椒圖 - 攝於台灣大溪齋明寺)
(椒圖 - 攝於陜西西安城牆角樓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