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車輛是靠右行駛, 除了駕駛人以外, 其餘乘客為了安全, 都應該於車輛右方上下車. 出國時, 到了靠左行駛的國家或地區, 做為乘客的我們改為從左方上下車, 剛開始不習慣, 但數日之後, 卻也很快地調整過來, 馬上反應知道要從哪一側上下車, 回到台灣之後, 卻又像時差一樣, 一時改不過來. 所以, 真的建議不要到駕駛方向相反的國家開車, 轉彎後很容易依原來的駕駛習慣而開到對向車道, 嚇出一身冷汗. 我最佩服的是香港商人很多在大陸內地開有工廠, 需要開車往返兩地, 車子前後掛有兩張車牌, 一張是香港的, 一張是大陸的, 香港開車, 駕駛位置在右, 靠左車道行駛, 但通過兩地海關進入大陸之後, 駕駛位置仍在右, 卻馬上要靠右車道行駛, 可想而知, 坐在左前座助手席的人, 心理壓力有多大, 心中祈念駕駛與對向來車會車時, 不要忘了旁邊還坐有人, 不然與對向車相撞, 倒楣的可是坐在助手席的乘客.

學校中
, 一位老師曾給予這樣的解釋, 車輛之所以分為靠右行駛與靠左行駛, 是跟當地國家的法系有關, 即是分為大陸法系和海洋法系, 大陸法系的國家靠右行駛, 海洋法系的國家靠左行駛. 這樣的分類法, 聽其解釋或真有道理, 但是要去研究法系, 似乎又是繁書深淵, 而且法律的訂定, 勢必有其原因, 法系的分法是果, 未能解釋其因, 所以上網查了一些資料, 整理成以下的原因解釋.

禮記內則篇說
:「道路,男子由右,女子由左」。而王制篇進一步說:「道路, 男子由右,婦人由左,車從中央。」。不過這裡的左右之分不是為了交通安全,而是君子間的禮儀規範而已。古羅馬人似乎是靠左走的,因為在一個保存良好的羅馬古採石場中,進出的車輛壓出的車痕顯示離開採石場的道路左側車痕比較深(因為載了石頭比較重)。有一說西元1300年時,教宗朋尼非斯八世(Boniface VIII)下令要求所有前往羅馬朝聖的教眾,皆應靠左而行,但這種說法似乎沒有文獻佐證。

靠右行的多是典型大陸國家,如美國、中國、俄羅斯、德國、法國、巴西等。靠左行的多是典型島國和半島、次大陸國家,如英國、日本、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印尼、泰國、澳大利亞、紐西蘭等。

靠右行還是靠左行,並非一開始就固定,而是長期演變的結果。
依自古至今, 靠左靠右行解釋的原因, 可分為:

騎士法則:靠左行的原因
古希臘、埃及和羅馬時代,都要戰車和軍隊靠左邊走,因為一般人都慣用右手,遇到迎面來襲的敵人時,可以很順手地拔劍迎戰。人類應該右撇子佔多數, 中世紀的時候的騎士將佩劍掛在左側的腰間,方便右手拔劍向右方禦敵。這造成了靠左而行的原因。因為劍佩掛在左側的腰間,因此從馬的左側上馬, 才不會踢到自已的劍,而左側上下馬也意味著靠左而行比較方便上下。

但是有趣的是,中世紀盛行的馬上長槍比武大賽,雙方對衝的時候卻是靠右而行,右手持槍,然後將槍頭橫過馬頭的上方到對向去,所以顯然馬上長槍比武不是靠左行的源頭。

無論如何,英國在
1756年將在倫敦橋上靠左行立為行政法,1773年立了一條建議所有人靠左而行的法律,1835年強迫所有人靠左而行。隨著大英帝國版圖的擴大,前英屬殖民地現在大多是靠左而行。


馬車法則:靠右行的原因
法國和美國地大路寬,所以路上跑的大多是馬車而不是騎士,因此行車方向便不同於英國。馬車駕駛常常要用鞭子馬韁操縱車隊,這時右撇子的駕駛會稍微靠左坐一點,方便右手控制所有的馬匹。當駕駛靠左坐之後,自然和對向來車錯車時會偏好靠右行走,以方便看到錯車時有沒有撞到、擦到的危險。

另一個說法,是法國的貴族本來都是靠左走的,賤民則是靠右走。等到法國大革命時,以前的那些貴族為了怕招致反感,就個個都跑到右邊去,於是法國就變成了靠右而行的國家。不論是哪種原因,法國因此有了靠右行駛的傳統。美國是英國殖民地, 最早跟著英國靠左,但在 1792年時賓州率先立法要求所有駕駛人靠右,其他州逐一跟進,到了南北戰爭時所有的州都是靠右了。

征服者法則:戰爭的原因
因此行人與馬車隊靠左邊走是早期各國自古以降的傳統。上一段所言, 法國大革命前,法國貴族的馬車同樣也是習慣左行,賤民則是靠右走。在受盡壓迫的底層人民看來,靠左行意味著貴族與特權,而靠右行則帶有革命的意義。於是,法國大革命後,拿破崙打破了這個傳統,他獨斷獨行地下令軍隊行軍時靠右邊走,全法國的人車交通也一律遵行。拿破崙上臺後,發動了征服歐洲的戰爭。歐洲大陸被他征服的國家,例如德國、俄國、義大利、西班牙、比利時等等,都奉命改採靠右邊走的交通規定。


英國也把自己靠左行的規範帶到她廣闊的殖民地像印度、巴基斯坦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亞、南非等等,而埃及和北非則是跟著法國靠右。日本則是在英國使團強力的「說服」之下,變成了靠左。希特勒和納粹德國是另一個改變方向的重要推手,1938將原本左右各半的奧地利變成全靠右後,在 1939 年又將捷克, 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逼成了靠右,自此歐洲大陸全部成為了靠右走的天下。

二次大戰結束後,許多前日本殖民地都在美軍佔領期間改成了靠右,像是韓國、沖繩等。中國在 1946 年確立了右行政策,台灣應該是光復後換過來的。二戰結束後,日本和美國簽訂了《三藩市和約》,將沖繩交由美國託管。由於美國的原因,沖繩的車輛一律靠右行。1971年,美國將沖繩歸還給了日本。但是日本政府直到1978年才將沖繩改回了靠左開車,日本以此象徵沖繩的正式回歸日本。

汽車發展演進法則:操控
, 安全與「面子」
「現代汽車之父」卡爾.賓士(Karl Benz)在西元1885年發明汽車時,是採行三輪式的結構(按此連結),以右手控制方向, 左手控制煞車,設計師將駕駛座設定在車身左邊。而這時歐洲的人和馬車都維持靠右走的習慣。

英國及大英國協會員國,又怎麼是「右駕左行」呢?原因是英倫三島不在歐陸之上,並沒有受到拿破崙的改變,仍然承續著傳統騎士的習慣,不論是兩軍交戰或是愛情決鬥,上馬決生死時,因是右手使用武器,所以馬匹必須靠左走才能準確刺殺對手。即使駿馬換成汽車,現代駕駛仍然沿襲左行的傳統。而她所有的殖民地,也一律遵守左行的交通規則。至於讓日本脫胎換骨的「明治維新」,則以英國政體為師,自然而然亦跟著靠左行,跟傳說中的方便武士刀出鞘的理由應該無涉。

1920
年,汽車的數量和速度激增,隨著車禍的發生頻繁,有心的車廠研究顯示,若右駕又右行,遇到超車及會車時,會有視線不良及死角的情形。加上技術亦能克服,於是出現了「左駕右行」的新車款,到了1927年,歐陸各國達成左駕右行的制式行車規則。自詡為車界大老的英國,基於保守的傳統,仍然堅持右駕左行的設計,但在交通安全約共識下,於同年首創道路中央分道標線,得以兼顧行車安全與「面子」;世界各國亦從善如流在道路上畫起分道標線。

擁有「汽車王國」美譽的美國,是汽車天地的後起之秀,在吸取歐洲製車與行車優點後,孕育出講求舒適與安全的美式汽車文化,而引起汽車產業革命。使汽車普及化的
1908年福特T型車,則在「左駕右行」的流行中,扮演方向盤的角色。到了1915年,美國的汽車製造廠大都群起仿效。到1927年福特共生產了一千五百萬輛T型系列車,北美大陸的公路規則,就如此這般「左駕右行」的走了下來。美國是現代汽車工業的發祥地,美國的左駕車源源不斷地銷至世界各地,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很多國家靠左走還是靠右走的問題。

中國自八國聯軍之役後,門戶洞開,列強分據各租界,於是左駕右行、右駕左行,各式汽車橫行國土。直到
1944年,當時的交通部牌照管理處,定下「中國境內車輛靠右」的法定規則,於是全國人車統統靠右行。再者, 抗戰勝利後,美國汽車開始大量進入中國,左駕車一舉占了數量優勢,由是之故,國民政府下令從194611日開始,汽車一律靠右行。交通部之所以規定車輛靠右走,除了學理上的安全因素,主要是美國政府協助中國戰爭復建,特別贈送五萬輛各型車輛,而這些推動建設工作的車子,都是左駕右行的設計,於是大陸、台灣各地從此依循美國的行車習俗迄今。


鄰居法則:何苦特立獨行?
瑞典原本是靠左行,但所有的鄰居(挪威和芬蘭)都靠右行,這給瑞典的跨國交通帶來諸多的不便。而且當時瑞典的汽車工業甚為發達,但大多是出口給靠右行的國家。因此瑞典基於這些理由,在 1967 年從靠左行換成了靠右行。

加拿大又是另一個例子。 加拿大內部原本就靠左還是靠右行是分裂的, 前法屬的殖民地魁北克是靠右,其餘的地方大多靠左,但也有些靠近美國邊界的地方是靠右。為了和鄰居統一,新伯倫瑞克省(New Brunswick)和新斯科細亞省(Nova Scotia)分別在 1922 年底和 1923 年初換成了靠右行走。

總有例外
:
目前全球的總人口三分之二靠右行車,三分之一靠左。但無論是靠左走還是靠右走,1949 年簽定的 Geneva Convention on Road Traffic 倒是有限定同一個國家內只能有一個方向。全世界基本上所有的國家都符合這個規範,只剩下中國仍然是一國兩制,
大部份地區雖然是靠右,但香港和澳門卻是靠左。

特殊原因:
由於美國經過與英國長年戰爭才有國家獨立,而法國在其中多少給予了一定幫助,為徹底與英國劃清界限,美國在建國伊始便由道路交通的靠左行轉為靠右行。

美屬薩摩亞200998日將開車的方向從靠右走,換成了靠左走,是自從 1978 年沖繩換方向以來,第一個改行車方向的
地區。重要原因之一,還是地理因素。她更靠近澳洲, 紐西蘭而非美國,美國的交通規則要用美國車,對薩摩亞這樣的小國家和國民來說,從大洋那頭運來美國車包括零部件的費用,自然是比從澳洲, 紐西蘭和日本運車來貴很多。很多貧窮的薩摩亞人是買不起車的。美屬薩摩亞政府說這麼做可以減少對美國車的依賴,並且期待前往紐、澳等國工作的僑民能在換車時將二手車寄回到美屬薩摩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ric Chang 的頭像
    Eric Chang

    掉在衣服上的餅乾碎屑(續篇)

    Eric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